從花蓮玉里南安的登山口到瓦拉米山屋的瓦拉米步道是八通關越嶺古道其中的一段,這段全長約14Km,本想背重裝帶著一家老小到山屋過一夜,讓他們體驗一下住在深山裡的樂趣,碰運氣看能不能看到滿山的螢火蟲,誰料清明的雨逼我們改變行程,這次只走到「佳心」就當日折返了。雖然跟原訂計畫不同,四天三夜的花蓮遊還是讓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話說連續假日的花東線火車真的很難訂,熱門時段的長途火車票在半夜12點零一秒時就完全沒票了!秒殺的徹底!早知道這麼熱門就應該選「車種訂票」而不是選「車次訂票」,結果回程只能分段搭乘到羅東再換車才有座位回台北!明明有幾千個位置的票怎麼這麼難訂啊!
比起煩惱孩子能否獨力走完瓦拉米全程,磬筑爸媽還比較擔心在火車上要度過的漫長時間,因為姐弟倆是第一次搭乘超過4個小時的火車,雖然行前就已經跟他們說搭車的時間很長,並且要他們想想在車上做些什麼事情打發時間,做好了心理和資源準備,但我們還是繃緊神經準備迎接小小孩阿磬即將給我們的挑戰,希望不要給同車的人麻煩。
也許是阿磬真的長大了,這次的車程真是出乎意料的順利,他能跟媽媽一起玩撲克牌,偶爾看看窗外的風景,聽聽音樂還能睡一下,真是個乖寶寶!至於筑完全就是個大小孩了,完全不用想要幫她準備什麼,她總是能自得其樂享受在火車上旅行的時光~
第一、二天我們住的是玉里火車站前的「瓦拉米客棧」。不是自己開車出遊時,我們偏好選擇在火車站附近的住宿點,一是可以迅速擺脫行李,二容易轉乘各種交通工具,而且火車站附近經常商店林立,容易覓食。瓦拉米客棧價格平實,房間乾淨,還能借用腳踏車到附近小逛,很適合我們這種出來玩不會呆在房間太久的旅客。玉里有名的「玉里麵」這次我們吃過兩家,其中一家是中山路上大家都說要去吃的老店,另一家則是附近的店,兩家都很好吃,Q軟的麵條配上香噴噴的油蔥肉燥和瘦肉片,令人回味無窮,不過老店的麵份量很大,比另一家多出0.5倍吧!那一餐還誤點了太多份麵和湯,我們每個人都飽到了喉嚨!
第二天的瓦拉米行程幸好沒有受到前一夜的雨干擾,天氣很晴朗,雨後圍繞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山嵐美的像水墨畫一般,讓我們一早就心情愉悅。火車站前搭計程車到瓦拉米登山口單趟500元,不到20分鐘就到了。
瓦拉米步道從登山口到佳心有一段崩塌必須高繞,其餘路況佳,因為目標不是瓦拉米山屋,走的極慢,大人小孩邊走邊拍照一下子就忘了時間,後來還稍微趕了一點路,才在中午的時候到達佳心。因為海拔與緯度的關係,步道沿途都是長得極高大的闊葉樹和壯碩的灌木、蕨類,肥大的姑婆芋都比筑還高了,這裡的土壤似乎非常營養,每一種植物的葉子都好大片,加上前一晚的雨讓地面有一點潮濕,感覺好像來到了熱帶叢林。這一次我們正好遇上了油桐花盛開,沿途落英繽紛,讓人流連忘返。步道上有很多楓香,現在看來嫩嫩綠綠的,隨風搖曳著優美的樹型,秋冬季節來應該也很美。
有兩座吊橋在這一段裡,分別是山風一號和二號吊橋,從比較長的山風一號橋上往下看溪水在巨大的石坡上流成細細的一條水路,想必這裡的岩石十分堅硬,才沒有被沖刷碎裂成我們熟悉的大小溪石。峽谷景色秀麗,可以往下看到數百公尺以後的溪流,這讓磬筑十分興奮,一直叫爺奶看,不過爺爺怕高,一邊抓著小孩急急通過,一邊說:「爺爺不敢看啦!」。從二號橋則可以近距離感受山風瀑布往山下奔馳的氣勢。
輕輕鬆鬆走到佳心,這裡在日據時代是日警駐在所,不過建築物遺跡全部都消失了,只剩駁坎,現在是一片很開闊平坦的營地,不但有沖水馬桶,涼亭還設有灶台和水龍頭,方便煮食,整個場很乾淨清爽,看起來就是有人在管理。我們在這裡煮麵吃午餐,享受清涼的山風和溫熱的陽光。
本來希望磬可以在佳心稍微睡一下的,可是他都不肯,結果後來已經開始往回走了才耍賴趴在爺爺身上睡,爺爺疼孫子抱著他急衝衝的往山下去,深怕他睡軟了抱不住。我帶著筑筑在後面都追不上,磬筑爸則是路見不平幫山友修鞋去了,就這樣走了1公里左右,呼喊著要爺奶等一下,這才讓他們慢下來,餵阿磬吃了點食物,他也慢慢清醒過來,之後又是一尾活龍跑在前頭下山,看來還是應該要堅持讓他睡午覺的,他很「重眠」,跟筑不一樣。
因為天氣不好,這次我們只走了一小段瓦拉米步道,不過也藉機順遊了玉里市區。
我們除了在玉里市區裡吃了超飽玉里麵、香酥臭豆腐,買了清甜羊羹以外,還小逛了一下日據時代留下來的神社,雖然神社本殿拜殿已經變成一堆殘破的石堆,但是鳥居、石燈籠和參道都還保存了下來,經過很多熱心的本地人整理,本來埋沒在荒煙漫草間的古蹟,如今在綠樹簇擁下得以讓我們欣賞。玉里神社跟其他很多在同時期因為日本人希望達到「一街庄一神社」的皇民化運動興建起來的,國民黨接收台灣以後,這些神社不是任由它頹圮,不然就改造成其他建築,可以從這部紀錄片看到這段歷史(歷史課本之外的歷史台灣的神社紀錄片),還蠻有意思的。
^瓦拉米步道登山口的解說牌
^平緩的瓦拉米步道
^位於1.7K的山風
^山風一號吊橋(2K)
^山風瀑布底
^山風瀑布底的休憩平台,磬筑穿雨鞋來真是穿對了
^山風橋(山風二號吊橋),古色古香
^爺爺休息站隨時服務阿磬
^八通關古道的標記基石,背面寫的是「台灣總督府 交通局遞信部」
^本次的終點站「佳心」到了(4.5K)
^在終點站幫爺奶馬殺雞一下
^回程耍賴睡覺的阿磬,奶奶把魷魚絲塞進他嘴裡,要讓他醒過來
^回到「山風」來用桐花電風扇製造一下山風
^滿地的油桐花
^玉里橋頭臭豆腐
^玉里廣盛堂羊羹
^玉里麵
^玉里神社
^玉里神社鳥居上的題字有被塗掉的痕跡,石燈籠上的字也都被水泥塗掉了
^玉里神社本殿拜殿都只剩碎石堆
^日治時候的本殿拜殿照片
^神社參道上的台灣青山蝸牛(台灣唯一綠色的蝸牛)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導覽地圖
http://www.ysnp.gov.tw/navigation.aspx?navigationID=3
南花蓮特色產業
http://shl.cm-media.com.tw/Portal/?lang=0
關於玉里神社與玉里的老照片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1980-blog/article?mid=117&prev=187&next=102&l=f&fid=8